
-
银保监会公布三季度银行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一个字“稳”!11月16日,银保监会披露了2021年三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整体来看,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稳健增长,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提升。
-
一不小心逾期了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征信?“人在江湖飘,全靠信用好”,但不是人人都是那么谨小慎微,总有一不小心就“翻车”的时候,征信上难免会留下那么一些小“污点”。
-
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即将到期,个税优化时切记这三点!进入第四季度,工薪族开始期待年终奖,不过从明年起,年终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将有新变化,这关系到实际到手年终奖多少。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
-
银行人注意了!年终奖将有大变化!从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就要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而今年(2021年)内的年终奖收入仍可以单独计税。
-
新法出台,父母需“持证上岗”,子女教育金如何规划?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首部就家庭教育进行的专门立法,将“孩子教育的家事”上升为“国事”,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
银行新规?半年内用过蚂蚁借呗、京东白条的,一律不给贷款……蚂蚁借呗、微粒贷、京东白条……这是年轻人们最熟悉的金融借贷平台,那么你有没有在支付宝、微信、京东等平台上借过钱?
-
一天189亿,“带货一哥一姐”们要缴多少税?今年双十一首轮预售已开始。各位小伙伴是不是蹲守在各大电商平台或者“带货大哥大姐”的直播间,随时准备“买买买”?
-
“房地产税”=“房产税”?改革试点对楼市有何影响?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此次改革的试点地区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
-
资管新规过渡期余额不足!银行理财行业未来何去何从?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过去3年间,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存续规模不断增长,产品类型逐渐丰富,逐渐成为理财市场的主力军。随着过渡期临近结束,银行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
热点评论 | 一季度GDP为何暴涨18.3%?资产配置下一步怎么做?4月16日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其中一季度GDP 24.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3%。除此以外,工业增加值、社会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也一并公布。一季度数据公布当天,股票指数缓慢回升,并未大幅度波动。如何看待数据透露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对于大类资产配置有何启示?
-
PPI创新高,大宗商品牛市还能延续吗?PPI创新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PPI同比上涨9.5%, 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美国PPI同比上涨8.3%,创2010年11月以来新高。PPI指数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产品出厂价
-
国风当道、影视回暖,“补偿式出游”成国庆消费高地!国庆假期可谓冰火两重天,你在南方的“秋老虎”里黑成碳,我在北方的“断崖式降温”里冻成渣。尽管如此,遭遇暑期旅游“冷场”的游客们依然拉开“补偿式旅游”大幕,带动假期消费经济飙升。
-
注意了!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这些问题需要关注!目前,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基础上,部分用户已经能够在自己的征信报告中查询到花呗记录,未来征信服务将逐步覆盖全部用户。对此,多家金融机构表示,正常使用花呗、保持良好还款习惯,不会对贷款造成影响。
-
资管新规过渡期逼近,如何面对理财产品“打破刚兑”的风险?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1年,目前,过渡期截止日期临近。9月7日,银保监会在回答有关于理财产品存量整改与规范转型工作进展情况问题时说到:截至7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已超过80%;这说明投资者购买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的产品;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产品规模均较资管新规发布时下降超过98%,保本型理财产品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
网点减少!国内ATM机数量已不足百万,银行员工裁撤2.2万人!ATM机具数量减少的背后,是非现金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全面普及。随着微信和支付宝等的兴起,人们的支付习惯已经改变,不带现金也能方便生活。在这种背景下,ATM机的重要性大大下降。
-
【快看】“南向通”面纱揭晓,理财公司火速推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南向通”将于9月24日上线启动,首批境内托管清算银行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这次启动标志着债券通机制即将开启“南北”双向开通的新局面,为广大机构投资者开拓更多投资渠道。
-
为什么银行服务越好,客户却越强势?银行也的确非常重视客户服务,在员工培训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发现服务越做越好,服务越做越细致,客户却变得越来越强势和暴躁,轻则投诉、吵闹和谩骂,重则威胁甚至殴打服务人员。
-
易会满调研北交所!投资者和理财师为何狂欢?9月14日下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北京证券交易所进行调研,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一同随行。
-
房价,你不要再跌了!最近“限跌令”这个词比较火。在不少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一些三四线城市却因住房供应量过大,房价出现较强下行冲动。
-
数读2021银行半年报,理财师将迎高光时代8月31日,《2021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对各大银行的年中成绩作出归纳总结。2021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36万亿元,同比增长8.6%;预计资产负债规模将稳步增长,净息差有望企稳,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行业景气度稳步提升。
-
易会满:直击“基民不赚钱”、“伪私募”等问题截止2021年7月底,基金行业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3.5万亿元,较2016年底增长1.6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分别达5.5万亿元和12.6万亿元,较2016年底分别增长1倍和2倍。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整个基金业从业人员规模快速发展,注册数量达到82万余人。
-
财经资讯:还有谁不知道“懒人理财”?有一种理财,叫基金定投。“上手容易、分散风险、均摊成本”都是套在它身上的光环。由于今年以来股市持续震荡,投资者风险偏好也会下降,相对而言,定投方式成为人人都爱的“香饽饽”。
-
财经茶话会:野性消费VS理性消费,你站谁?左脚鸿星尔克,右脚贵人鸟,早饭达利园面包,下午喝蜜雪冰城,千万别搞错了
-
未雨绸缪,哪些保险能筑起“安全网”?哪些保险能帮助我们未雨绸缪,降低或弥补损失呢?
-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你赚多少?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增幅较高。究其原因,主要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影响;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略低于同期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1-19 16:01:12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1-08 14:49:47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1-04 17:38:07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29 16:35:23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29 16:26:33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29 16:20:18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29 16:15:38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29 15:56:23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25 17:12:54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19 14:12:35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18 17:16:21
来自:财情聚焦
2021-10-11 14:03:20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26 16:48:35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26 14:33:00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26 14:26:49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22 16:45:12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17 13:23:07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17 13:13:04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14 17:01:16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07 13:28:55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9-01 17:18:35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8-17 11:11:35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7-30 10:18:52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7-22 16:35:32
来自:财情聚焦
2021-07-16 11: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