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关于投资者成长路径的选择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读书感悟之一:关于投资者成长路径的选择
现实中我经常被问到如下问题:
“如何开始学投资”?
“有什么学投资的好书推荐”?
“有什么好课推荐”?
......诸如此类问题,我真的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投资又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专业的事情。以我为例,我1998年进入股市,经历了20多年的学习和成长,也只是摸出些许门道;业内基金经理的成长,除了需要4-6年的校内专业学习,进入金融机构工作后,还需要10余年的积累,才能从做行业研究到投资助理,再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
投资是每个家庭财富管理的必修课,也是每一位金融机构客户经理的必修课。那么普通投资者和客户经理的投资成长如何选择一条“康庄大道”?采用什么样的投资方法?应该具备何等的投资理念?
最近我在重读《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一书后,结合自身投资的成长经历和这本书的观点,分三个专题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悟,抛砖引玉。
今天,先分享第一个专题,关于投资者成长路径的选择。
一、基本面分析or技术面分析
市场上有很多普通投资者投资股票是从研究K线和各种技术指标开始的,一投入就是好几年,股票投资分析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走技术分析的道路是否合适呢?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来分析。
视角1:股票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技术分析是对过往交易数据按照一定形式的呈现,有时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许多投资者倾向于通过规律分析去进行预判。但股票价格的涨跌不是由历史交易数据决定的,而是由股票背后发行股票的公司及行业、宏观背景决定的。走技术分析的道路只停留在历史数据上。
视角2:技术分析有效的条件是什么?
技术分析有效是有前提条件的,根据CFP投资理论部分的有效市场假说(如图1),只有无效市场,技术面分析才有效;随着市场有效性增强,弱型、半强型和强型有效市场,技术分析是无效的,我国资本市场通过30年的发展,市场的有效性逐步加强,走技术分析的路径前途堪忧。
图片来源|CFP认证培训课程
所以,投资成长起点要从基本面分析开始,这也是机构投资者的共同选择,技术分析只是辅助参照。
二、“自上而下”or“自下而上”
基本面分析囊括内容很多,宏观国内外政治、经济、政策、历史等,中观行业格局演变、上下游产业链变迁、产业结构升级等,微观公司商业模式、产品市场竞争力、管理团队、财务状况等,个人投资者到底应该采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选股思路是先研究宏观面,再选择“赛道”(行业),最后筛选“赛车”(公司),因为个人投资者专业知识有限,精力有限,一个人无法具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专业能力,“自上而下”的投资者适合金融机构,比如券商。而个人投资者可以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选择优质公司,然后研究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最后关注一下宏观政策面,这样可以大大缩减研究范围,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
三、价值投资or成长型投资or指数投资
股票投资的起点和选股思路明确了,选择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呢?市场上股票投资策略大体三类(如图3),价值投资策略着眼于现在的价格与现在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估值;成长型投资策略侧重预测未来价值要远高于现在,核心在预见未来增长;指数型投资策略属于被动投资策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图片来源|CFP认证培训课程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一书作者邱国鹭老师,以他个人从业余炒股到职业投资人的成长经历发现,市场上有很多投资风格各异的成功人士,但“只有价值投资才是真正可学、可用、可掌握的”。也是他职业生涯一直坚持的投资策略。
指数型投资策略,适合没有意愿投入过多精力的投资者,直接购买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宽基指数”,还有中证消费指数、中证白酒指数、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行业或主题类的“窄基指数”。这种投资方式无需选股,根据历史数据,10年以上股票市场平均收益在7%左右。
成长型投资策略,适合少数出类拔萃的职业投资者。因为这种策略需要研究员能预见未来,而作者认为“没有人能够预见未来”,否则微软和戴尔就不会曾高调宣布苹果是垂死的企业,腾讯当年也不会想把QQ卖给新浪而遭到拒绝,同行尚且无法预测,更何况不在业内的机构研究员呢,像电视剧《天道》中的私募高手丁元英,市场上应该有但极其少。
价值型投资策略,更适合大多数有意愿钻研的普通投资者和职业投资人,也是作业职业生涯中一直坚持的投资策略,简单、有效,长期坚持可以获得超额回报。
“选择大于努力”,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您有所思考与收获,后续我们会继续与大家一起探讨价值投资的具体方法。
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作者邱国鹭,高毅资产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上就是“读书感悟|关于投资者成长路径的选择”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