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人来信】思考的浮萍
文章作者:理财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0-03-24 14:02:00
来信人简介
中国首批CFP持证人、证券分析师
国内多家媒体理财顾问,曾在多家股份制银行,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担任管理职务,具有逾20年金融从业经验。
1、理财的“黄埔军校”
2005年3月,北京五道口,微寒,多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汇集到这里,将要参加一个全封闭、脱产一个半月的培训——这意味着中国第一批金融理财师即将在这里诞生。
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家银行优中选优的精英,他们的简历光彩照人:有留学海归、高考状元,名校毕业生比比皆是。这批培训班的师资配置可谓豪华:来自台湾和大陆的知名教师,平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著名学者和领导。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高等数学、英文,再加上传说中严格的通过率,这让曾经的学霸们迅速崩紧了神经,彷佛一下子回到了高考时代。
学员们白天听课,晚上复习讨论,每天学习到深夜两点多。有的学员在培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竟然没有走出过培训中心的大门。每名参训的学员都感觉沉甸甸,240个学时高强度的学习,让学员们对理财有了更为深入、系统地理解,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让学员们有更大的信心,投入到这片崭新的领域中去。
在刘鸿儒主席出席的毕业典礼上,理财师们拿着毕业证书,心里满怀憧憬。当时在想:理财师真的如同台湾老师说得那样,是排名前三的受人尊敬的职业?与理财师咨询谈话就要收费,有着可观的收入和体面的生活?通过理财师的服务,能让更多的客户,享受到理财的收益?
当那些全科通过的学员们回到了工作岗位时,领导同事的赞许、媒体的追捧、客户的认可,把这批菁英学员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仿佛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职业生涯的金光大道!这些人将是中国第一批银行系持证的专业理财师,他们将打造一个属于自已的理财时代!
这个大幕,刚刚开始。
2、神话的诞生
享受完高光时刻,理财经理们回到工作岗位上,又开始了每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拉存款,做个贷,卖保险、理财、基金、搞银证通(后来的三方存管)、信用卡和POS机,一切与培训前的工作一样。但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2005年开始了由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引发的一轮长达两年的、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这是一轮死了都不卖的单边行情!理财经理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销售股票基金,只有卖掉才算业绩,也就是股市死多头。当死多头遇到了“死了都不卖”的行情,迅速地造就了一批神话。早期听理财师建议的客户,赚得盆满钵满,财富效应又带来了大量的新资金和新客户,进入市场,又赚钱,又带来资金和客户……这种滚雪球效应迅速神化了理财经理,使他们光环加身。当时的客户,只要理财师说什么可以买,就马上拿出大笔的钱来,无论是基金、保险还是银行理财,都可以轻松地大量销售。即使是保险,也有当年的CFP学员在单周实现两个亿的销量!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理财师仿佛就是财富的化身、转世的财神。受到领导重视,客户追捧,银行的理财室里人满为患,柜台前排着长队抢购比例配售的基金。媒体也来凑热闹,约稿、采访不断,许多参加240课时的学员在这一波行情里都成了名人。
在第一届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上,聚会的学员们个个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当然,在2006年和07年,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下,许多人都走上了领导岗位。由于这批学员的优秀表现,理财经理一度成为银行内部炙手可热的岗位,许多优秀的柜员和毕业生都申请成为理财经理。
梦想真的那么近吗?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难道这真是理财经理这个时候应该有的荣耀吗?直到十多年后才有一句话,很好地解释了这个现象:风口上的猪。
3、金融农民工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把中国股市从6124点打回到了1664点,在这场惨烈的灾难里,被打落的不仅是股票指数和无数人的血汗钱,还把高高在上的理财经理打回了凡间。由于投资者的不够成熟,加上部分理财经理的不规范销售,一时投诉四起,客户怨声载道。更多客户平静地接受了亏损被套的现实,但不再相信理财经理。理财经理不再是财富的化身,而是诱导客户亏损的罪人,有的理财经理不得不调换岗位以逃避投诉,有的甚至改行不再做财富管理。
随之而来的,是理财条线对银行的贡献降低,行领导重视程度下降,不少理财人员转行去做其他岗位,有的银行还把理财经理当成公司客户经理考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理财经理和厅堂里的大堂经理、高低柜员、ATM一样,成为一种必要但不起眼的角色。拿着很低的工资,过着996的生活,要背负几十个KPI的考核指标,平时还要宣传、培训、考试,“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靠打鸡血过日子。理财人员的光环不再,专业无门,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重复性的工作,职业体验越来越差。
这个时候有一些人忍受不了银行的折磨,怀着要做真正理财师的梦想,出去创业,但是成功者寥寥。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坚持,继续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
人们没有想到,理财经理是接触客户数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岗位。这种信任如果变现,会是一笔惊人的资源。
只是机会没有来到。
4、地狱与天堂
2008年的四万亿,带动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兴起,在随后的几年里,房地产、政府基建、股权投资、民间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需要不通过银行,向社会大量募集资金。于是,这些机构的目光,再一次停留在了银行最有资源、却不受重视的一群人——理财经理身上。
信托公司、资管公司、大型三方财富公司开始用大价钱挖银行的理财经理,使之成为他们的销售。还有许多机构想办法与银行的理财经理合作,也就是所谓的“飞单”和“渠道”。
这些多年不被重视的理财经理,有大量的中高端客户资源,并对客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银行做成一笔业务属于份内工作,相应的收入少得可怜,而在银行外面做成一单,收入相当于银行理财经理几个月甚至几年!于是许多理财经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或明或暗地投向了外面这些公司。他们有的去信托、有的去资管、有的去三方、有的去了P2P,有的甚至自已干起了民间借贷。他们掌握着资产负债两端的大量资源,可以调动几百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房地产和政信神话,加上多年的刚兑,使这些理财师再一次披上财富管理专家的光环,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离开银行,相信他们。
在2015年之前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中,这些人成为第一批冲浪者。他们的生活在短时间内有了巨大飞跃,穿名牌开豪车,全世界旅游,跟银行那些996的同事相比,简直天地之差。于是更多的理财经理离开了银行,有很多的人去了佣金更高、底薪更高、位置更高的平台。银行的理财人员大量离职,以至于新培养的人完全跟不上离职的速度,造成岗位空缺,银行领导一筹莫展。
当然,与2007年的牛市一样,随着经济下行,去杠杆,宏观调控,这一轮盛宴要曲终人散了。
如果说泛亚算是个“偶然”事件的话,从2015年的E租宝开始,这个市场听到了碎裂的声音。2018年市场暴雷声已经响成了除夕夜的鞭炮,大量投资者的财产灰飞烟灭,经历要比股市暴跌还绝望的事,客户们面临的是投诉无门,维权无期,官司缠身的局面。人们愤怒地发现,在这个过程中的始作俑者,竟然是那些曾经银行光环加身的财富管理专家们!
正规的信托、券商、银行资管暴雷,销售者是理财经理。而那些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平台,出力最多的,仍然是理财经理!这里面固然有合规销售的正规产品,出现不可预计的风险,但确实也有很多理财人员,在不合规的平台上,以获取高额佣金为目的,诱导,甚至欺骗客户成交的。与那些半路出家,靠打电话、发小广告、返佣、关怀老年人的从业者不同,银行系受过专业训练的理财师销售技巧更好,有银行背景增信,这些人的站台,把客户对理财师和原来银行的信任,转嫁到新的机构上。而这些机构,往往是不具备资质的非法集资平台。无论是E租宝、快鹿还是金诚、中晋,都有大量的银行理财经理为其站台销售,他们巨大的销售能力,不但没有为客户创造财富,反而为信任他们的人带来了巨大伤害。当然这些理财人员受到了法律和道义上和严惩,许多人身陷囹圄,面临巨额的赔偿和罚款,同时也前途尽毁,众叛亲离。也有人进了精神病院或自行了断,下场可谓悲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果哪个理财从业者对外自称说是搞理财或是财富管理的,周围人投来的目光里,流露着两个字——骗子!从财富智慧的化身,到人人喊打的骗子,只用了十年!
5、身若浮萍
2019年9月,当初曾给CFP授课的一位台湾老师,与浦发班的学生们交流。他当年留给学员们印象最深的观点就是“理财是收费的”。在这句话的感召下,许多人向这个方向努力,有做“独立理财师”的,有为客户当顾问的,也有为银行提供培训服务的,还有做财务规划软件的……十五年未见,大家叙完旧后,有人问了一个问题:“老师,您说国内的理财师能否独立客户地为客户着想,靠咨询费生存下去呢?”
十五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经历了两大轮造神,又两次被狠狠地打倒,当年的帅哥美女,现已年逾不惑。还在坚持理财梦想的人,真是少而又少。也许是见了太多的利益、诱惑、人性,经历了太多的荣耀和羞辱。理财师们开始思考,在这个起伏多变的世界里,理财师们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不能!”老师坚定答复,终于使这堂持续十五年的理财课,画上了句号。每当谈起金融和市场,就必须学习美国香港,当年是憧憬和探索,现在终于可以总结和归纳了。
理财这个岗位,短时间内靠的是勤奋,中期看的是专业,长期看的是人品。这个岗位有太多流星似的人物,一段时间内高朋满座,又很快消逝无声。销售技巧和理财技巧是两回事,现在市场上有太多的具有销售技巧的人和机构来从事理财工作,如果从事这种岗位的初衷有问题,这种技巧反倒成了害人的技巧。对理财师而言,服务要比赚钱重要。对客户而言,认识一个不靠谱的理财经理,要比赌博吸毒都危险!
理财人员是要独立思考的,观点不见得正确,但是不能人云亦云。因为理财工作和医生律师的性质一样,都会严重影响到客户未来的生活。理财人员不但要有足够的知识、阅历,还要有能力识别各种信息和观点,帮助客户出谋划策。限制独立思考的地方,一般都把一线销售人员当作“炮灰”来使用。在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和民间理财热潮中,许多理财师不被迷惑,阻止了客户和同事的冲动。他们每做一件这样的事,就会拯救一个甚至几个家庭。帮客户“排雷”,在这过程中,虽然很多客户没有采纳理财师的建议,虽然理财师们没有利益,但在近几年已经成为理财师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
经过了十五年,幸存下来的理财师终于明白了:在市场的大潮中,无论多么光鲜的背景和岗位,每个人都太过渺小,微不足道,身若浮萍,随波逐流。理财人员能做到的,就是在这一波波的起伏中,在各种谎言和诱惑中,在自已的能力范围内,保护好自已,保护好客户。
做一个可以思考的浮萍。
中国首批CFP持证人
2019年10月
中国首批CFP持证人、证券分析师
国内多家媒体理财顾问,曾在多家股份制银行,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担任管理职务,具有逾20年金融从业经验。
1、理财的“黄埔军校”
2005年3月,北京五道口,微寒,多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汇集到这里,将要参加一个全封闭、脱产一个半月的培训——这意味着中国第一批金融理财师即将在这里诞生。
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家银行优中选优的精英,他们的简历光彩照人:有留学海归、高考状元,名校毕业生比比皆是。这批培训班的师资配置可谓豪华:来自台湾和大陆的知名教师,平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著名学者和领导。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高等数学、英文,再加上传说中严格的通过率,这让曾经的学霸们迅速崩紧了神经,彷佛一下子回到了高考时代。
学员们白天听课,晚上复习讨论,每天学习到深夜两点多。有的学员在培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竟然没有走出过培训中心的大门。每名参训的学员都感觉沉甸甸,240个学时高强度的学习,让学员们对理财有了更为深入、系统地理解,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让学员们有更大的信心,投入到这片崭新的领域中去。
在刘鸿儒主席出席的毕业典礼上,理财师们拿着毕业证书,心里满怀憧憬。当时在想:理财师真的如同台湾老师说得那样,是排名前三的受人尊敬的职业?与理财师咨询谈话就要收费,有着可观的收入和体面的生活?通过理财师的服务,能让更多的客户,享受到理财的收益?
当那些全科通过的学员们回到了工作岗位时,领导同事的赞许、媒体的追捧、客户的认可,把这批菁英学员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仿佛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职业生涯的金光大道!这些人将是中国第一批银行系持证的专业理财师,他们将打造一个属于自已的理财时代!
这个大幕,刚刚开始。
2、神话的诞生
享受完高光时刻,理财经理们回到工作岗位上,又开始了每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拉存款,做个贷,卖保险、理财、基金、搞银证通(后来的三方存管)、信用卡和POS机,一切与培训前的工作一样。但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2005年开始了由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引发的一轮长达两年的、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这是一轮死了都不卖的单边行情!理财经理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销售股票基金,只有卖掉才算业绩,也就是股市死多头。当死多头遇到了“死了都不卖”的行情,迅速地造就了一批神话。早期听理财师建议的客户,赚得盆满钵满,财富效应又带来了大量的新资金和新客户,进入市场,又赚钱,又带来资金和客户……这种滚雪球效应迅速神化了理财经理,使他们光环加身。当时的客户,只要理财师说什么可以买,就马上拿出大笔的钱来,无论是基金、保险还是银行理财,都可以轻松地大量销售。即使是保险,也有当年的CFP学员在单周实现两个亿的销量!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理财师仿佛就是财富的化身、转世的财神。受到领导重视,客户追捧,银行的理财室里人满为患,柜台前排着长队抢购比例配售的基金。媒体也来凑热闹,约稿、采访不断,许多参加240课时的学员在这一波行情里都成了名人。
在第一届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上,聚会的学员们个个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当然,在2006年和07年,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下,许多人都走上了领导岗位。由于这批学员的优秀表现,理财经理一度成为银行内部炙手可热的岗位,许多优秀的柜员和毕业生都申请成为理财经理。
梦想真的那么近吗?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难道这真是理财经理这个时候应该有的荣耀吗?直到十多年后才有一句话,很好地解释了这个现象:风口上的猪。
3、金融农民工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把中国股市从6124点打回到了1664点,在这场惨烈的灾难里,被打落的不仅是股票指数和无数人的血汗钱,还把高高在上的理财经理打回了凡间。由于投资者的不够成熟,加上部分理财经理的不规范销售,一时投诉四起,客户怨声载道。更多客户平静地接受了亏损被套的现实,但不再相信理财经理。理财经理不再是财富的化身,而是诱导客户亏损的罪人,有的理财经理不得不调换岗位以逃避投诉,有的甚至改行不再做财富管理。
随之而来的,是理财条线对银行的贡献降低,行领导重视程度下降,不少理财人员转行去做其他岗位,有的银行还把理财经理当成公司客户经理考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理财经理和厅堂里的大堂经理、高低柜员、ATM一样,成为一种必要但不起眼的角色。拿着很低的工资,过着996的生活,要背负几十个KPI的考核指标,平时还要宣传、培训、考试,“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靠打鸡血过日子。理财人员的光环不再,专业无门,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重复性的工作,职业体验越来越差。
这个时候有一些人忍受不了银行的折磨,怀着要做真正理财师的梦想,出去创业,但是成功者寥寥。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坚持,继续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
人们没有想到,理财经理是接触客户数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岗位。这种信任如果变现,会是一笔惊人的资源。
只是机会没有来到。
4、地狱与天堂
2008年的四万亿,带动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兴起,在随后的几年里,房地产、政府基建、股权投资、民间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需要不通过银行,向社会大量募集资金。于是,这些机构的目光,再一次停留在了银行最有资源、却不受重视的一群人——理财经理身上。
信托公司、资管公司、大型三方财富公司开始用大价钱挖银行的理财经理,使之成为他们的销售。还有许多机构想办法与银行的理财经理合作,也就是所谓的“飞单”和“渠道”。
这些多年不被重视的理财经理,有大量的中高端客户资源,并对客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银行做成一笔业务属于份内工作,相应的收入少得可怜,而在银行外面做成一单,收入相当于银行理财经理几个月甚至几年!于是许多理财经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或明或暗地投向了外面这些公司。他们有的去信托、有的去资管、有的去三方、有的去了P2P,有的甚至自已干起了民间借贷。他们掌握着资产负债两端的大量资源,可以调动几百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房地产和政信神话,加上多年的刚兑,使这些理财师再一次披上财富管理专家的光环,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离开银行,相信他们。
在2015年之前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中,这些人成为第一批冲浪者。他们的生活在短时间内有了巨大飞跃,穿名牌开豪车,全世界旅游,跟银行那些996的同事相比,简直天地之差。于是更多的理财经理离开了银行,有很多的人去了佣金更高、底薪更高、位置更高的平台。银行的理财人员大量离职,以至于新培养的人完全跟不上离职的速度,造成岗位空缺,银行领导一筹莫展。
当然,与2007年的牛市一样,随着经济下行,去杠杆,宏观调控,这一轮盛宴要曲终人散了。
如果说泛亚算是个“偶然”事件的话,从2015年的E租宝开始,这个市场听到了碎裂的声音。2018年市场暴雷声已经响成了除夕夜的鞭炮,大量投资者的财产灰飞烟灭,经历要比股市暴跌还绝望的事,客户们面临的是投诉无门,维权无期,官司缠身的局面。人们愤怒地发现,在这个过程中的始作俑者,竟然是那些曾经银行光环加身的财富管理专家们!
正规的信托、券商、银行资管暴雷,销售者是理财经理。而那些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平台,出力最多的,仍然是理财经理!这里面固然有合规销售的正规产品,出现不可预计的风险,但确实也有很多理财人员,在不合规的平台上,以获取高额佣金为目的,诱导,甚至欺骗客户成交的。与那些半路出家,靠打电话、发小广告、返佣、关怀老年人的从业者不同,银行系受过专业训练的理财师销售技巧更好,有银行背景增信,这些人的站台,把客户对理财师和原来银行的信任,转嫁到新的机构上。而这些机构,往往是不具备资质的非法集资平台。无论是E租宝、快鹿还是金诚、中晋,都有大量的银行理财经理为其站台销售,他们巨大的销售能力,不但没有为客户创造财富,反而为信任他们的人带来了巨大伤害。当然这些理财人员受到了法律和道义上和严惩,许多人身陷囹圄,面临巨额的赔偿和罚款,同时也前途尽毁,众叛亲离。也有人进了精神病院或自行了断,下场可谓悲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果哪个理财从业者对外自称说是搞理财或是财富管理的,周围人投来的目光里,流露着两个字——骗子!从财富智慧的化身,到人人喊打的骗子,只用了十年!
5、身若浮萍
2019年9月,当初曾给CFP授课的一位台湾老师,与浦发班的学生们交流。他当年留给学员们印象最深的观点就是“理财是收费的”。在这句话的感召下,许多人向这个方向努力,有做“独立理财师”的,有为客户当顾问的,也有为银行提供培训服务的,还有做财务规划软件的……十五年未见,大家叙完旧后,有人问了一个问题:“老师,您说国内的理财师能否独立客户地为客户着想,靠咨询费生存下去呢?”
十五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经历了两大轮造神,又两次被狠狠地打倒,当年的帅哥美女,现已年逾不惑。还在坚持理财梦想的人,真是少而又少。也许是见了太多的利益、诱惑、人性,经历了太多的荣耀和羞辱。理财师们开始思考,在这个起伏多变的世界里,理财师们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不能!”老师坚定答复,终于使这堂持续十五年的理财课,画上了句号。每当谈起金融和市场,就必须学习美国香港,当年是憧憬和探索,现在终于可以总结和归纳了。
理财这个岗位,短时间内靠的是勤奋,中期看的是专业,长期看的是人品。这个岗位有太多流星似的人物,一段时间内高朋满座,又很快消逝无声。销售技巧和理财技巧是两回事,现在市场上有太多的具有销售技巧的人和机构来从事理财工作,如果从事这种岗位的初衷有问题,这种技巧反倒成了害人的技巧。对理财师而言,服务要比赚钱重要。对客户而言,认识一个不靠谱的理财经理,要比赌博吸毒都危险!
理财人员是要独立思考的,观点不见得正确,但是不能人云亦云。因为理财工作和医生律师的性质一样,都会严重影响到客户未来的生活。理财人员不但要有足够的知识、阅历,还要有能力识别各种信息和观点,帮助客户出谋划策。限制独立思考的地方,一般都把一线销售人员当作“炮灰”来使用。在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和民间理财热潮中,许多理财师不被迷惑,阻止了客户和同事的冲动。他们每做一件这样的事,就会拯救一个甚至几个家庭。帮客户“排雷”,在这过程中,虽然很多客户没有采纳理财师的建议,虽然理财师们没有利益,但在近几年已经成为理财师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
经过了十五年,幸存下来的理财师终于明白了:在市场的大潮中,无论多么光鲜的背景和岗位,每个人都太过渺小,微不足道,身若浮萍,随波逐流。理财人员能做到的,就是在这一波波的起伏中,在各种谎言和诱惑中,在自已的能力范围内,保护好自已,保护好客户。
做一个可以思考的浮萍。
中国首批CFP持证人
2019年10月
上一篇:
【持证人来信】成为持证人对我生活的改变
下一篇:
【持证人来信】一直在路上
资料专区
历年真题
高频考点
-
领取次数521次
-
领取次数335次
-
领取次数323次
-
领取次数315次
-
领取次数393次